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数据 >

一座唱出来的博物馆|环球快报

2023-06-28 12:17:34    来源:个人图书馆-阿里山图书馆

在陕西省最北端的城市榆林,

一座专门的陕北民歌博物馆悄然拔地而起。


【资料图】

这座2018年开门迎客的博物馆,

不仅是国内唯一一座

集中展示陕北民歌前世今生的文博机构,

更是国内罕见的运转良好的专题性音乐博物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放眼广袤的神州大地,如果视江南丝竹为水乡音乐文化的明珠,那么最能代表土地文化的音乐形式,一定少不了那些黄土高坡上的民歌。

真要追溯起来,陕北民歌的历史或许可以从数千年前讲起。自从旧时的人们来到这片土地上生活,歌声似乎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和习惯。当然,陕北民歌这个称呼正式形成,则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事情。1939年,民歌研究会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也开始专门收集、整理和研究流传于陕北的民歌。

给陕北民歌一个家

“让祖祖辈辈传唱的陕北民歌,有一个自己的家。”——这个质朴的想法,是陕北民歌博物馆筹建的初心。2017年2月3日,榆林市榆阳区正式决定建设民歌博物馆。选址规划、学习考察、专家选聘、展陈设计、文物征集、综合布展……一系列筹备工作随之紧锣密鼓地陆续展开。短短476天后,崭新的博物馆便在城区东部的东沙一带,面对社会各界亮相了。

许多参观者来到博物馆门前,都首先被馆名的题字吸引住。题字的落款处,赫然出现的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贺敬之。他的歌剧《白毛女》、歌词《南泥湾》、抒情诗《回延安》等等一系列作品,承载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70年前,刚满20岁的贺敬之还在延安鲁艺学习。博物馆里便有一座贺敬之年轻时的雕塑,位于“鲁艺十一人”雕塑群像之中。那时的他身穿军装,头戴军帽,手里拿着笔记本,意气风发。延安大礼堂的模型、《白毛女》在这里演出时的场景还原,都在博物馆里有所陈设。

就在博物馆筹建的当年6月,榆阳区委领导专程前往北京,拜访了已经93岁高龄的贺敬之,表达了希望请他题写馆名的意愿。随行的工作人员还记得,“贺老非常激动,一听说这件事便答应了下来,觉得题写馆名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除了贺敬之,陕北民歌博物馆还与另一位老人渊源颇深,他便是音乐学家乔建中。工作人员回忆,乔建中一直有一个关于音乐博物馆的梦想。

上世纪90年代,还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担任所长的乔建中,已经开始筹备建设音乐博物馆。他想结合研究所的乐器收藏、音视频资料、音乐理论书籍和唱片等等资源,建设一座完整的中国音乐博物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直到乔建中2001年退休,这个计划都没能付诸实施。他曾说:“这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

事实上,乔建中本就是榆林人,从小在榆林长大,后来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本科时才到了北京。1981年,他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旋即开始承担《中国民歌集成》的编纂工作。这就像是早早埋下的种子,似乎注定了数十年过后,他的音乐轨迹还要回到陕北,回到榆林。

早在博物馆筹建期间,乔建中便受聘担任顾问团团长。因为20年前的经历,他起初对榆阳区建设音乐博物馆的做法有所顾虑。但在实地看到了博物馆所在地那幢11800平米的建筑后,过去的梦想一下子就被唤醒了。打动他的还有那句话:“让祖祖辈辈传唱的陕北民歌,有一个自己的家。”

2018年5月23日,就在陕北民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当天,乔建中也受当地政府邀请,成为了博物馆的名誉馆长。

讲解员 “唱”解员

陕北民歌博物馆筹建之初,让乔建中心存顾虑的,除了遗憾的过往之外,还有榆林本地在办博物馆这件事上面临的现实条件。当时有一句话很直接:“榆林只有陕北民歌手,没有实物馆藏,怎样建博物馆?”

经过了无数讨论和研究,民歌博物馆决定从两个方向同时发力——既用好本地的民歌手资源,将之发扬光大;同时想方设法,通过捐赠的形式征集藏品。“我们确立了博物馆抢救、保护、传承、弘扬陕北民歌的宗旨,和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传播的主要功能。”工作人员介绍。

根据专家的提议,2017年,榆阳区政府出面,先后两次在省会西安举办了陕北民歌博物馆的捐赠会,倡议全国各地的收藏家捐赠相关藏品。仅在8月的第一场捐赠会上,民歌博物馆便收到了1000余册书籍、400余套音像制品、120余张珍贵老照片、25件古旧乐器和12幅名人书画题字。

工作人员还跑遍了全国各地,尽全力丰富博物馆的收藏。最终,他们不仅在省外征集到各类实物展品3600余件,还辗转多个省区市,走访了130余位名人专家、500余位民间艺人,录制了视频资料400余小时,甚至征集到了陕北民歌相关的学术文章70余篇。

以乔建中为代表的顾问团,同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仅仅乔建中自己,就将北京家中的4000余册以及存放于西安音乐学院的2000余册音乐理论藏书,都陆续捐献给了民歌博物馆。它们也成为了2021年10月成立的乔建中档案馆的文献基础。

博物馆的民歌手周淋曾说:“观众走到哪里,我的歌声就唱到哪里。”演唱,正是这座博物馆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

尽管可以以乐谱资料或是录音录像作为载体,但民歌终究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很难只通过“看”来体会其中的历史文化与音乐奥妙。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应对很是巧妙,既然如此,那么干脆就让现场演唱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包括了按时间顺序呈现陕北民歌发展历史的四个展区以及“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和“陕北民歌研究”两个专题展区。平日里,每个展区都会有博物馆专门的民歌手为观众演唱。他们或是以刻画民歌内容的雕塑为背景,比如《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或是结合雕塑和乐谱,比如李有源版本的《东方红》;或是在特意搭建的四合院场景之中表现,比如榆林本地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榆林小曲”——它的传承人王青今年已经69岁,如今仍然会每天来到博物馆为观众演唱。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包括了按时间顺序呈现陕北民歌发展历史的四个展区以及两个专题展区

当然,讲解员们本身也都是多才多艺的歌唱好手。与其说他们是在讲,不如说更多时候都是在用唱的方式来带领观众体验民歌。周淋从小在黄土高坡长大,后来进入了西安音乐学院,又参加了学院的陕北民歌班。2017年,他大学毕业时正值博物馆筹建,便成为了首批八位专职民歌手之一。讲解时,周淋不仅能边演唱边讲解,还能顺便拿起三弦即兴再加一段陕北说书。

在博物馆的多媒体隧道中,科技成为了助力民歌这门传统艺术更好展览的利器

除了实体的展厅,民歌博物馆还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搭建了虚拟展馆,通过全景相机扫描展厅实景,让人能够在线上也参观到展览。每天,工作人员还会不断将馆藏的历史资料录入数据库,以便参观者查阅。

在今年5月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陕北民歌博物馆还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传唱陕北民歌”专场文艺展演,依托馆内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在馆外的小广场为游客现场表演,当日博物馆的讲解服务也为来馆游客免费提供。

文:蒋默然

图片提供:陕北民歌博物馆

编辑:褚慧超 文珊

美编:张琳琳

排版:阳洋

关键词:

相关阅读